1. 整体图
图 1 整体图
2. 原始发现现场及 断面照片
图 2 被发现时的原始状态,外来物特征明显
图 3 被发现时的原始状态
图 4 被搬走后的现场
图 5 表面局部照片
图 6 切面结构
图7 切面抛光照片
图 8 岩片照片 (23mm x 17mm),基质在处于流动状态中冷却成岩
图9 同一区域岩片正交偏光和单偏光显微照片(视距直径3.3mm)
图10 同一区域岩片正交偏光和单偏光显微照片(视距直径3.3mm)
3. 矿物分析
检出矿物:
4.全岩元素分析
(1)分析数据
表1 元素百分组成 (XRF)
(2)特征元素在陨石统计范围图中的位置
下图红线十字交叉处为本样品所处的位置:
5.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(单位为 微克/克 或ppm)
(1)分析数据
(2)稀土元素配分模式
本样品的轻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克里普岩相当,而且还有Eu正异常,重稀土与地壳平均值接近。
(3)微量元素特点
代表性元素之间的比例见下列各图:
本样品Rb/Sr=0.097、K/U=29149,靠近碳质球粒陨石范围:
本样品K=19300ug/g、K/U=29149,靠近地球岩石数值范围区:
以下三图,本样品的数据有的靠近地球岩石数据区,有的靠近火星陨石区,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规律:
(4)Fe/Ni比
本样品的Fe/Ni=417,“Fe/Ni比在月海玄武岩中达到15000-20000(地球玄武岩的Fe/Ni为100-500,球粒陨石为20,月海纯橄岩中为500)”(欧阳自远 《天体化学》第129页 ),本岩石Fe/Ni比符合地球玄武岩范围。
(5)Fe/Mn比
月球陨石的FeO/MnO=70,近乎为常数。本样品的MnO%=0.13,FeO%=6.2,FeO/MnO=48,落入月球陨石和地球岩石的范围,不符合火星陨石和HED陨石特征。
以上数据表明,本样品某些特征符合这种陨石,另一些特征又符合其它类别的陨石,又有特征符合地球岩石。没有统一符合哪种固定种类陨石的特征,不能确定是陨石。
6.全岩同位素分析
第20样碳同位素: δ13CPDB = -7.449‰,氧同位素: δ18OSMOW= +1.9‰
底部层状土的氧18同位素值 δ18OSMOW= = +3.6‰, 说明层状土和本岩石的来源不同,层状土不是从石头上脱落的。
图12 存在于发现现场底部的层状土
图13 氧同位素值所处的位置
本网站所有有氧同位素分析的样品的同位素数据分布
7.同一区域发现的同性质的岩石
126Kg单体,正面看像座山,熔沟明显,侧面看像条船,卷边明显,具有典型的定向坠落特征。
下图断裂的一角:
8.本岩石的特殊性
本样品外形具有陨石特征,原石重1050Kg,矿物组成含石英、方解石、伊利石等含水矿物,含这些矿物的地球岩石多为沉积岩,而沉积岩的氧18同位素很高,一般高于+10‰。但本样品氧18氧同位素很低,说明成岩温度高,不同于一般的地球岩石。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的存在(2018年7月26日19:00-19:30 中央台新闻联播已报道),说明真正的火星陨石在矿物组成上类似于地球岩石,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“火星陨石”最终可能会被证明都不是来自火星!随着人类对火星探索的进展,火星岩石的特征早晚会大白于天下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
9.鉴定结论
本样品不符合已知的任何类型的陨石标准,不能确定是陨石,列入“非常规岩石”类。按照本岩石所处的外部环境、岩石本身的外部特征以及矿物组成判断,有可能是真正的火星陨石。是否是真正的火星陨石,需要等待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结果来验证。